发布时间:2009-04-21 09:31:46 访问次数: 基层组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其实,这是对全党各级领导干部的“官德”标准提出具体要求,也为今后选拔任用干部方面明确原则,就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那么,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具备让党放心、让人民称道的官德,主要体现在“四观”上。
要有科学发展观。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应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更好更快发展,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领导干部在各项经济社会工作中,要结合本地实情,在最基层、发展最前沿去实践,不断探索总结出符合本地发展的思路;要坚持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领导干部要在工作理念、载体设计、推进方式上不断创新;要突出重点,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措施、高效的服务做好各项工作;要长远发展,切实做好长期的科学的发展规划,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实绩,新上一些不利长远发展的项目,搞一些有损长远利益的工程;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和调动所有人,充分挖掘各自的潜能,发挥其特长,尤其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和谐的关系促进持续快速发展。
要有正确政绩观。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首先要充分认识是在为谁工作、怎样干好工作。那些被查处的贪官,在为官的认识上就跑偏了,他们在领导干部岗位上,考虑的不是全心全意为党工作,尽心尽责为群众服务,相反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吃拿卡要,不择手段为自己和家人谋取一些不正当的利益,甚至不惜以牺牲集体利益,进行贪污受贿的违法活动。他们最终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为后人所不耻。在工作中,领导干部要为社会发展、群众富裕出实绩,作出的决策,要从推进整体发展的角度,以党的形象不受损害,集体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从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民赞成不赞成、获利不获利、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行动始终要以为了一切群众,为了群众一切,一切为了群众为出发点,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观念。想群众所盼、急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为人民谋利益,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在各项行动中,落实在具体事情上。
要有务实事业观。在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着极少数人,欺上瞒下,对上级领导干部尽显一副奴颜媚骨的嘴脸,用虚假的数据和形象工程骗取领导的信任;对下迅速就变脸,对手下以及群众吆五喝六,一副“土皇帝”的派头。甚至制定的各项规定都是针对其他人的,自己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工作是要靠行动“干”出来的,不是光凭嘴巴“说”出来的,领导干部为党为人民干事,必须要有一种甘于吃苦、不计得失的奉献意识,求真务实、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工作精神,首先既要想干也要肯干,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踏踏实实做事;其次既要苦干也要实干,切实埋头苦干,踏实做事,多讲奉献,少去索取,多办实事,少说空话;再次既要能干也要巧干,以科学的方法和众人的智慧,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达到最好的效果。
要有无畏困难观。少数领导干部害怕遇到困难,更怕面对困难,因此在工作中刻意地回避困难,因此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正确认识困难,懂得困难与机遇同在,与风险并存的道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不仅会有困难,还会有风险,而且事业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其次要敢于面对困难,回避困难是懦夫的行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困难,以什么样的精神去寻求克服困难的办法。再次要勇于克服困难,我们应该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要做到“冷静客观分析困难,坚定信心不怕困难,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在学习上求勤、工作上求新、方法上求活、作风上求实,树立正确的困难观,谋求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