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创新组织工作
发布时间:2009-04-24 14:44:00 访问次数: 河南新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娄文奇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科学发展观为组织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明确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推进新时期组织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就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谋划组织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标准来推进组织工作,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来衡量和检验组织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
牢固树立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组织工作新理念
组织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认真研究人的成长规律,把握人的本质特点和个性特征,正确看待人才、公正评价人才、及时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各方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
组织工作必须树立“统筹协调”的理念。要主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在谋划思路、制定方案、部署工作中多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实际需要,增强组织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要在推进组织工作过程中,全面谋划、统筹安排,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围绕重点开展好其他方面的工作。组织工作涉及面广,只有统筹兼顾,形成合力,才能让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组织工作只有坚持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合资源,构建开放的组织工作运行机制,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组织工作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要创新组织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托行政权力实施组织领导模式,要更多地运用市场的、民主的、法制的方法来开展工作。要注重运用典型示范的方法推动工作,发现、总结、宣传好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要找准工作基础薄弱的环节,切实加强基本阵地、基本队伍、自身素质等基础工作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组织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好善于引领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抓关键,努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要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上下功夫。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理想信念、根本宗旨、民主集中制、道德品质、廉洁从政和优良作风的教育。适时对镇(街道)、区直单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检查。二要认真做好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工作。围绕政府机构改革,积极做好领导班子配备及部分缺职单位补充调整工作,切实加强对领导班子建设的科学规划和指导,扎实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三要在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上下功夫。制定贯彻《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实施意见,努力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要求和干部成长需要的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突出抓好党政“一把手”、科级干部、后备干部、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教育培训,办好科级干部轮训班和各类主体班,力争今年将全体科级干部轮训一遍,着力提高我区干部在复杂严峻形势下领导经济工作、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四要在从严管理干部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干部监督机制的创新,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抓导向,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强化“以发展配班子,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一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着力把平时考核、年度考评与任职考察结合起来,把考核评价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对促进科学发展的导向作用、评价作用和监督作用。二要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优秀干部后备制、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制、提拔干部竞选制、新提拔干部信访、重点工作锻炼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干部任职承诺制、股级干部竞聘制等干部选拔任用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被选拔干部能够及时了解和有效监督。三要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畅通“12380”电话举报、信访举报和网上举报渠道,形成“三位一体’’的举报网络。积极探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及“一报告两评议”。建立选人用人群众满意度民意调查制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
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是完成党的各项任务重要保证,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抓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一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要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着力培养选拔“双强”型村干部,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书记培养选拔、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管理监督机制。抓好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综合素质较高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二要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机制创新,严格日常管理,落实相关待遇,形成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工作局面,使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三要突出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要高度重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村级政权建设,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组织基础。认真落实中央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意见,积极推进城乡党建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广泛开展城市党员“进农家、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适应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经营方式深刻变化,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和党组织村居联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做法。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继续推进强基富民工程和“双培双带双强”工程,在村级组织和农村党员中深入开展“三定三创”活动(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创富裕村、创和谐村、创基层党建先进村)、“四个一”活动(学一门实用技术、上一个致富项目、认一个公益岗位、帮一户困难群众),着力打造“富民型”农村党建机制。注重典型的发掘、培育工作,以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健康发展。四要统筹抓好社区、企业、机关等领域党的建设。进一步推进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打造“和谐型”社区党建。 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子,打造“效益型”企业党建机制。抓好机关、学校等领域党建工作,打造“效能型”机关党建机制。五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探索党代表在会议和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探索建立与党代会常任制配套的工作制度。
抓管理,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先进性。认真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和我省“双七”制度,进一步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一要健全党员发展制度。推行发展党员推荐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重点做好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青年和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和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力度。二要健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广泛开展设岗定责、依岗承诺、结对帮扶和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等活动,激励党员争先创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要健全党员管理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开展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加快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网络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全面覆盖、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动态管理机制。三要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在有条件的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建立党员服务中心.设立党内关怀互助基金,当前要重点抓好下岗职工党员、返乡农民工中党员的培训管理、发挥作用、关怀帮扶工作。六要健全远程教育学用结合制度。围绕扩大远程教育工作覆盖面,抓好“入户工程”,推动远程教育向社区、机关、企业等延伸;围绕发挥远程教育作用,加强和改进学用工作,提高站点使用率、群众参学率、成果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