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目标管理全覆盖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2009-04-22 11:55:00 访问次数: 中共交口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赵有军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星级目标管理就是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科学设置星级目标体系和考核标准,以工作实绩为依据,以目标考核为核心,以星级评定为标志,以绩效奖惩为保障,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方法。近年来,交口县在认真总结农村党支部星级目标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将星级目标管理工作拓展到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中,拓展到全县党员队伍建设中,真正实现了星级目标管理的全覆盖,有效提升了新时期基层党建整体水平。
坚持科学设“星”,使基层党建工作由定性评价变为量化考核
没有量化的“硬指标”是长期困扰基层党建工作考评的一大难题。为此,交口县把科学设“星”作为实施目标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来抓。在星级目标的设置上,体现了整体性、针对性,注重了操作性,富于了导向性,突出了激励性。
在农村党支部星级标准的设置上,县委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目标,制定了《农村党支部星级评定基本标准》,将“五个好”目标细化为5大项22小项基本指标和若干辅助指标。同时围绕年度工作重点不断丰富、充实考核指标。比如,2006年要求申报四、五星级的支部必须是本乡镇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在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星级标准的设置上,县委按照好的领导班子、好的党员队伍、好的工作制度、好的思想工作作风、好的工作业绩的目标,将“五个好”目标细化为18项具体考核项目。在企业党组织星级标准的设置上,除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制度好外,还增加了发展业绩好、发挥作用好等内容。
在星级党员标准的设置上,坚持原则性和针对性相结合。对农民党员、机关党员、企业党员及其它各类党员,既考虑对党员的共性要求,又注重各类党员的群体特征和工作、生活实际,分类制定考核标准,在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上体现针对性,实践形式上体现多样性。要求农村党员争创“勤劳致富星、科技运用星、扶贫帮困星、服务群众星、诚实守信星、家庭和睦星、孝敬父母星、子女教育星、邻里友好星、遵纪守法星”;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争创“信念星、宗旨星、学习星、敬业星、创新星、绩效星、道德星、奉献星、法纪星、廉洁星”;企业党员争创“信念星、宗旨星、学习星、技能星、绩效星、创新星、奉献星、诚信星、道德星、法纪星”;离退休党员争创“理想信念星、勤于学习星、发挥余热星、艰苦朴素星、崇尚科学星、情趣健康星、家庭和睦星、团结互助星、诚实守信星、遵纪守法星”。
坚持严格评“星”,使基层党建工作由粗放式向规范化管理转变
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严格、合理的考核评价,是实施星级目标管理的关键环节。纳入星级考评对象的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以及各类党员全部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在考核前,县委组织部把《考评细则》提前下发到各基层组织,明确考评等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得分在90分以上的方可评为五星级;星级党员评创,每星均为10分,每星得8分以上方可授予该星。在考核评价方法上,注重了原则性和灵活性。星级党组织的考核评价主要按照自我申报、组织验评、公示结果的程序进行。每年年初,各基层党组织对照《考核细则》,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定格。农村党支部由乡镇党委根据自查评定情况,确定申报星级等次,上报县委组织部,其它党组织的自查自评情况经主管部门党组织审核后上报县委组织部。接到各基层党组织的“星级申报”后,由县委组织部组成考评小组,对基层创建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综合验评。四月底前,县委组织部将验评情况汇报县委研究,作为五星级农村党支部由市委组织部复审,市委进行命名,作为五星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由县委命名。最后,根据星级考评的结果,县委将对各基层党组织的星级考评情况,通过一定的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样星级党员的评创也主要按照党员互评、党外群众参评、党支部审定、评选结果公示的程序进行。
同时,实行动态管理,星级级别能升能降,不搞终身制,一年一考核、一验收、一命名。
坚持合理用“星”,使基层党建工作由“软”变“硬”
为了改变以往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交口县注重考评结果的使用,使星级考评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硬抓手”。一是县委将星级考评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评定班子和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同等情况下,星级等次高的单位在评模评优、干部选任等方面优先考虑。每年“七一”县委大张旗鼓地命名表彰四、五星级支部和“十星级党员”,同时给予个人1000元的现金奖励。二是对在职村干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每月给予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基本工资;对在职村主干则实行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星级津贴)相结合的结构工资制。市委命名的五星级农村党支部,按照每年3000元标准给予星级激励津贴,由市、县财政按照5:5的比例负担;县委命名的四星级农村党支部,按照每年2400元的标准给予星级激励津贴,由县、乡财政按照5:5的比例负担;乡镇党委命名的三星级以下农村党支部,按照每年600元的标准给予星级激励津贴,由乡镇财政负担。三是对连任10年或累任15年以上的离任村主干给予每年600—900元不等的定额生活补助,定额生活补助与任职年限及所在村支部的星级相挂钩,星级越高,定额补助比例越高。这些措施的实行,调动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后顾之忧,形成了党员群众人人关注支部星级、在职干部和离任干部齐心争创“五星”支部、“十星”党员的局面。
星级目标管理的全覆盖,不仅使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逐步加强,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而且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形象得到更多群众的认同。同时,实行星级目标管理后,基层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实践证明,星级目标管理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