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之戒
发布时间:2008-04-18 10:08:19 访问次数: 杨小玲 杨治邦 信息来源:新疆精河83团10连投稿
-
戒事必躬亲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共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火烧新野、鏖战赤壁、三气周瑜、智取西川、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的故事脍炙人口。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人,骚人墨客,无不为诸葛亮雄才大略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所折服。然而,孔明的“事必躬亲” 为蜀汉埋下祸根,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时,派人到魏营下战书。司马懿问下战书的蜀使:“诸葛亮饮食起居如何?”信使说:“丞相起得早,睡得晚。处罚20棍以上的事都亲自处理,说得多,吃得少。”司马听说后大笑说:“诸葛亮食少事多,哪能活多久?”蜀将回报诸葛亮,诸葛亮感叹说:“司马深知我也!”不久,诸葛亮谢世。
诸葛亮管得太多,在于他对人存有戒心,总怕手下人做事不如他,有负先帝嘱托,却使得人才得不到锻炼。事必躬亲不利于人才成长,蜀国前中期,可谓人才云集,但最后他手下尽出一些谨小慎微、不致出错的人,“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蜀国已经后继乏人了。
领导之要,在于授权;授权之要,在于放权。授权不仅可以得到部属的尊重,充分调动部属的积极性,发挥部属的聪明才智,而且还可以减轻领导者的工作负担,使其把主要精力放在全局的统筹上,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放权可以使团队的具体事务“自有主者”,有利于培养大量的人才,避免人才出现“断层”,真正完成自己的使命。
戒感情用事。
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相传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丧父,与母亲贩鞋织草席为生。黄巾起义时,刘备组织义兵,随政府军剿除黄巾,有功,任安喜县尉,不久因鞭打督邮弃官。后诸侯割据,刘备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几经波折,却仍无自己的地盘。赤壁之战之际,刘备联吴抗曹,取得胜利,从东吴处“借”到荆州,迅速发展起来,吞并益州,占领汉中,建立蜀汉政权。
公元219年,关羽所守的荆州被吴国攻占,关羽兵败被俘,不降,被杀。噩耗传来,刘备失声痛哭。为给兄弟报仇,刘备感情用事,不听部下的正确意见,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与东吴对峙于夷陵,次年七月,吴军一把大火烧掉了绵延700里的蜀汉连营,蜀汉大军惨遭覆灭。身心俱疲的刘备回到了白帝城,终于一病不起,三年后离开人世。
刘备一生,历经数百战,败多胜少,好不容易建成了蜀汉政权,自己却因感情用事,出兵东吴,丢了自己的性命。
一个感情过于冲动的人,必定是狂暴的,偏执的。理智的经验和智慧,更多地来自于曾经地感情冲动受到挫折和惩罚,所以领导者必须使感情理智,让二者相互达到统一,才会有事业的成功,才会有相对完美的人生。
戒骄傲草率
关云长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三国演义》中关羽手握青龙堰月刀,跨下骑一匹赤兔马,有万夫不挡之勇。你看他,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关公单刀赴会、刮骨疗毒何等气概;拔襄阳,淹七军,直吓得曹阿瞒要迁都何等神武!
但曾几何时,还是这个关云长,败走麦城,计点马步军兵,只剩三百余人,粮草又尽。就在那个晚上,关云长与其子关平引残卒二百余人突出北门,行二十余里即被潘璋所获,父子双双遇害,留下千古的遗憾。
关云长英雄一生,最后败走麦城,何也?不外“骄傲草率”四字。
关云长错误有四:一是战略失误,错把孙权之子比作犬子,不肯联姻,欺人太盛,断了吴蜀联盟的生路;二是不听忠言,用人失当,坚持让平生多疑而又好利的潘睿总理荆州;三是战术错误,不识骄兵之计,尽撤荆州之兵;四是生性孤傲,明知小路有埋伏,还道什么“虽有埋伏,吾何惧哉!”自投罗网送了性命。但根本原因,在于骄傲草率,因为骄气、傲气,关云长已经头昏脑胀,是非不清,导演了这场历史的悲剧。
“满招损,谦受益”,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在成功之后仍能保持谦虚奋进的人。
地址:新疆精河县八十三团十连
邮编:83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