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四型”组工干部
发布时间:2009-05-05 17:31:00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不锈钢是一种在普通碳钢的基础上,加入一组铬的质量分数大于12%合金元素的钢材,它在空气作用下能保持金属光泽,集美观性、高强度性、耐腐蚀性和多功能性等品质于一体,被广泛运用于各个相关领域。不锈钢的优良品质正契合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对加强组工干部自身建设提出的要求,堪以借鉴。
铸就美观性品质,做阳光型组工。不锈钢表面光洁平整,外形美观大方,且不容易积垢。形象是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一个部门的形象可以直接反映出其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工作职责决定了组工干部的形象问题至关重要。在干部群众眼中,组织部门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党的形象,党执政的形象。它不仅关系到群众对组工干部的信任度,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群众对各级党组织的信任度。组工干部的一言一行、一情一态都影响到组织部门的整体形象。因此,组工干部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以模范行动维护组织部门的形象,努力铸就不锈钢的“美观性”品质,全力打造阳光朝气的组工形象。阳光形象可作“外形”、“内形”之分。就“外形”而言,就是要保持外表光鲜、干净、整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就“内形”而言,就是要拥有“阳光心态”,始终保持一颗纯洁、感恩的心灵,做到待人热情大方,与人为善,乐观开朗,胸怀坦荡,诚实守信;处世心态平和,光明磊落,知足常乐,要强但不争,糊涂但不愚昧。
铸就耐腐蚀性品质,做勤廉型组工。不锈钢具有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的特点,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勤政廉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组工干部树立公道正派新形象的必然要求。组织部门是一个政治性、政策性和原则性很强的权力部门,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权力的两重性,即一方面可以被用来充分的最大限度的为人民谋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谋取私利,决定着组工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面临着是运用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问题的考验。经受这一考验的情况,是衡量一个组工干部素质高低、贡献大小的综合尺度;是一个组工干部能否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重要标志。为此,组工干部要正确对待和运用权力,要象不锈钢一样经得住各种外在因素的腐蚀,使自己在权力面前永不“生锈”。要自我约束,严于律己,以廉养德,不断锤炼舍己为公、甘人为梯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份之想,自觉做到不为情所动,不为欲所惑,不为权所屈,不为名所累,任何情况下,管得住小节,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要摒弃部门优越感,把在组织部门工作看作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出力的机会,而不是升官发财的捷径;要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严守法纪,按章办事,拒腐防变,做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组工干部。
铸就高强度性品质,做坚毅型组工。不锈钢是建筑用金属材料中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质地坚硬。狄更斯说:“培养坚毅的精神要讲究方法。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坚毅,就是有一股拼劲、冲劲、闯劲,不因闲言碎语而分神,不因困难挫折而气馁,不因阻力干扰而退却。组织部门是一个矛盾集中、压力较大的部门,组工干部若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毅力,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和做好组织工作。为此,组工干部必须培养坚毅的品格,铸就不锈钢的“高强度”品质,经得起千钧重负、千锤百炼。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自觉将个人的前途与党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行动坚守信念,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来维护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的称号;要树立忘我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进取意识,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待所从事的工作,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心思用在无私奉献上,肯干、实干、善干,坚忍不拔,持之以恒,顽强拼搏;要培养直面失误、挫折并勇于承认失误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风范,炼就顽强的毅力、高强度的忍耐性,敢于亮剑拼搏。
铸就多功能性品质,做复合型组工。不锈钢功能多样,广泛应用于厨房、家电、运输、建筑、土木等各个领域。组织工作涉及面广、领域宽泛,其特点要求组织干部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当前,组工干部一般都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钻得比较深、比较透,但由于组织部门特殊的工作环境,致使一些组工干部总是拘泥于这一小片天地之中,不能够从服务和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去思考问题,这既不利于组工干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不适应组织工作的发展需要。因此,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把组工干部培养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面手迫在眉睫。一方面,组工干部要强化学习意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对市场经济、科技、金融、法律、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广泛涉猎,兼收并蓄,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把自己培养成为精通组工业务的“行家里手”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组织部门要积极为组工干部增强能力和展示才干搭建平台、提供机会,积极选派组工干部下派、外派和上派锻炼、参与中心工作,坚持到经济、信访一线锻炼,加大轮岗交流力度,不断提高组工干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