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全国县委书记集中培训
发布时间:2008-12-22 15:09:00 访问次数: 孙东辉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委书记担子重责任大,要当好“三种人”
备受关注的县委书记大培训近期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县委书记陆续走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走进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这是继2006年中央对全国5300多名县委书记、县长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之后,中央对全国近2000名县(市、旗)党委书记进行第二轮集中培训。
此前15天,新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正式出台,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将县委书记纳为中央党校轮训对象,学员在党校的考核情况将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为何要培训县委书记
中国的政权层级制度,由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区、乡镇四级构成。县一级既可直接面对群众,担负大量繁重的政策执行任务,也可以宏观管理者的角色出现,对一方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其他各类公共管理事务产生实质的、直接的作用。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其中县委和县委书记担负着重大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开班式并作重要讲话时强调。
县委书记既是基层干部,又是一方统帅;既是宏观决策者,又是具体执行者;既是权倾一时者,又是位卑的小官。县级政权的完备性决定了县委书记地位和作用的敏感性。
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县委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县委书记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和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县委书记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受训的县委书记听些啥
“郡县治,则天下安”。与以往任职培训面面俱到不同的是,此次培训重点围绕当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展开。如此大规模培训,不仅显示县委书记政治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也透视出中共中央对推行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决心和用心。
据受训的县委书记介绍,为他们授课的“老师”都是中央和国家相关部委的主要领导。例如,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讲题是“怎样当好一个县委书记”;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讲“宏观形势和当前国家经济政策”;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讲“农村联产承包地现状和改革”;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讲“如何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而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其江讲授的课题则是“如何维护县域社会稳定和应对突发事件”。
今年以来,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群体性事件频发,给县委书记执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王其江分别在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和延安干部学院作了相关报告,王其江在报告中提出“十要十不要”工作法。
另外,基层党建、农村土地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等亦是此次培训的重点。
怎样当好县委书记
习近平对县委书记提出四点要求。第一,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使读书学习成为充实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成为加强修养、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第二,要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树立县委书记尽职尽责、忠诚于党的形象,开拓进取、克难攻坚的形象,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形象,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形象,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第三,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引导群众不断前进,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第四,要善于当好班长、带好队伍,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在各方面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团结县委领导班子成员齐心协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县委书记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培训班报告中,将县委书记角色定位为“三种人”:即县委书记是党在当地执政团队的带头人,县委书记是党在当地各级组织的领导人,县委书记是在当地人民中党的形象的具体代表人。
李源潮指出,当好新形势下的县委书记,必须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努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提高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提高总揽全局、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治党管党、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认真读书,学习理论和知识;深入调查研究,从基层实践中学习;紧密联系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拓宽视野,学习外界先进经验。要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懂全局、知民意、抓重点、敢负责,对本县改革、发展、稳定实行有力有效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