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好作风战胜大困难
发布时间:2009-03-26 14:14:00 访问次数: 邵景均 信息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面对这个大困难,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有坚定的信心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还要有良好的作风,这样才能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好作风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以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去年应对重大挑战、完成重大任务的实践中,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人民群众广泛赞誉。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问题仍然突出,给党和政府工作,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这两年,发生了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山西襄汾溃坝事故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了三鹿奶粉、齐二药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了贵州瓮安、云南孟连、甘肃陇南等重大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这些事故和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突出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问题相当严重。为了使类似的事故和事件不再发生,有效地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困难,各级政府必须大力加强作风建设。
——好作风的基础是好思想,必须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要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妥善化解利益矛盾,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增多的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认真解决各项民生问题,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
——好作风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行动中,必须着力提高实践能力,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要认真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干事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扎扎实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牢记,如果只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不仅什么实际问题也解决不了,还会误党误国!
——好作风靠强烈的责任感来支撑,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领导就是责任。履行职责,是对国家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有些领导干部只想当官,不想做事,不想负责任,在其位不谋其政,碰到问题不解决,遇到矛盾绕着走,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结果问题越积越多,以致酿成大祸。我们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故,往往与一些领导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负责任直接相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肩上的重任和使命,强化责任意识,带头落实责任制,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兢兢业业完成组织上交付的工作任务。特别是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对容易发生事故的地区、部门、行业、部位、环节,要反复督促检查,一抓到底,严防死守,杜绝隐患。遇到急难险重工作,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领导干部要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查清原委、掌握政策、讲究方法,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既要坚持依法处理又要积极疏导群众情绪,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决不能消极观望、逃避责任、贻误时机、激化矛盾。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能够按照温家宝总理最近的要求,切实改进作风,做工作的模范,做团结的模范,做廉洁的模范,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合格的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