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9-27 09:09:12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十七届四中全会系列访谈之一】王长江谈党内民主和执政能力建设
【十七届四中全会系列访谈之二】任建明谈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
【十七届四中全会系列访谈之三】高新民从公报解析如何推动党建工程
【独家解读十七届四中全会系列】专家解读四中全会 中共交出两大答卷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党的自身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确立执政党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根据实践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确立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依据,也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思想保证。怎样才能做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呢?
1.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从已有的原则出发
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28年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我们冲破了把共产国际和苏共经验神圣化的“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成果——— 毛泽东思想。执政后的一段时间,由于我们把革命导师关于社会主义的某些论述当作一成不变的真理套用下来了,从而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计划经济、平均主义等封闭而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之中。这种从本本、从已有的原则出发而坚持的所谓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实际要求我们回答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大问题。这些问题,前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这三大问题,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探索和研究,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理论的总结,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
2.开阔视野,在比较借鉴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从实际出发,而且还需要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视野,在比较中,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执政党所创造的治国理政的理论和经验。这一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曾明确表述过。刘少奇在1956年八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引用了毛泽东的一段话。毛泽东说“资产阶级民主,特别是初期,有那么一些办法,比我们现在的办法更进步一些。”接着刘少奇列举了瑞典首相搭公共汽车上班,华盛顿作了八年总统,又退为平民,艾森豪威尔当过总司令之后,又去当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然后才去竞选总统。通过这些例子,刘少奇认为“资产阶级的有些制度也可以参考”。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看到,世界上任何政党,既有其特殊、不同的一面,也有其共同、相通的一面。政党只要执政,都具有共同的对象、都需要一定的自身组织要素和结构体系。仅就这一点,国外各类政党已经历了上百年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细致的治国理政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也不是哪一类政党或哪一家政党创造出来的,而是各种政党之间相互竞争、取长补短中产生出来的,因而其中既有阶级性的东西,也有并无“姓社姓资”之分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我们借鉴他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鲜明地提出了“两个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纲领”(最高纲领与现阶段纲领)、“两个基础”(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等新论断,从而拓展了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内容,深化了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