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25 09:08:27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主线和根本任务。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基层打基础,至关重要。
“着眼民生,着力基层,历经风险考验的2009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凝聚力,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应对复杂局面,驾驭国内外大局的执政能力。”党建专家李君如说。
县域轮训
应时、应势、应需之举
2008年底至今,全国两千多个县的县委书记、纪委书记、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以及全国基层综治干部,分期分批到省会甚至北京集训。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集中培训,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高度重视基层执政能力建设。
“像这样大规模地、一竿子插到底地对基层官员进行培训,在新中国60年的历史中也是罕见的。这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他对这轮培训的评价是:应时、应势、应需之举。
“能够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这样高层次的学府学习,能够现场聆听中央机关领导授课,能够与领导面对面地讲真话、道实情。”江苏省涟水县纪委书记孙志标总结的这三个“能够”,说出了参加轮训的基层干部的心声。
“进京培训”重要,“回家过关”更重要。
从全国县委书记培训班结业的广东增城市委书记朱泽君一回到增城,就着手全面推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关停小黏土砖厂、水泥厂、采矿场,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直接在会上“将”朱泽君的“军”。成效是最有说服力的。大半年过去,当地人对于“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新战略,就从刚开始的怀疑,到半信半疑,直至坚信不疑。
党内民主
推动基层民主拓展空间
11月11日上午,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在湖南长沙市委举办。这是该市建立市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后,首次举办的发布会。
设立党委新闻发言人,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有关专家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由政府层面发展到党委层面,是制度上的一个突破。
2009年,党内民主在制度创新中不断健全、完备。
“公推直选”继续成为今年干部选任工作中的亮点。全面公推,是今年北京市崇文区社区党组织选举的新变化。这意味着,以往只在党员中推选党组织候选人的方式,此次被党内与党外“一起推”的新模式所替代——直接产生党组织候选人初步人选。
叶笃初评价,“公推直选”开辟了基层党内民主带动基层人民民主的新空间,此举充分汲取了“民意”,“公推”基础上的“直选”,将组织意图、党员意愿和群众期待有机结合起来。
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也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激发了普通党员的活力。
12月15日,深圳市宝安区委提出,用一年时间实现“党代表工作室”在全区的有效覆盖。“我不再只是在党代会上握握手、拍拍手、举举手”,70岁的深圳市宝安区党代表姜文军说,“现在是会上要负责、会后要尽责,越当越觉得这个党代表重要!”
基层之路
科学发展演绎时代精彩
从王永利到师延林,前者生前是河北省赤城县县长,后者是新疆阿克陶县库斯拉甫乡党委书记,都是扎根基层的当代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人民日报持续月余的“基层之路怎样越走越宽”报道,将基层干部成长话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关注时代课题,沉淀崭新思考。
加强基层领导班子能力建设,重点是提高领导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一批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对人民有感情、被群众所拥护的干部,在基层大舞台上演绎着精彩的时代故事。
12月,广西提拔了19名“70后”年轻干部任副厅级领导干部。同时,还派出多名“70后”副厅级领导干部到基层任职。目前,这批平均年龄为37.6岁的干部已履新。
有专家指出:“那么多‘70后’、‘80后’干部的出现,说明年轻人的政治参与意识在增强,也说明干部选拔机制越来越开放。年龄和经验固然重要,但如果公平的选拔机制建立起来了,那么该谁上就谁上,没什么好说的。”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