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22 08:15:40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人民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 陈叶军)今天上午,中纪委宣教室监察专员闫群力做客人民网理论频道,以“解读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 解决反腐倡廉中的突出问题”为题进行访谈,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为保证反腐倡廉的效果,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抓好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维护制度权威性?闫群力表示,提高制度权威性的最关键环节不在于制定,而在于执行。
闫群力说,对于目前一些制度难落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及时受到查处,这可能是最关键的。因此,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严重破坏制度的行为,就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只要触犯了制度,都必须依纪依法处理,绝不能姑息迁就。越是领导干部违反制度,越是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只有这样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做出榜样、做出成效,才能形成维护制度的良好风气。
闫群力表示,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大家研究,现在有很多禁令、规章、制度要求得非常严,但是真正查处案件的时候,有时候出于客观环境、人际因素,特别是现在用一个新的名词,就是“人脉关系”,手比较软,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这样使有些制度落实不到位。所以要想提高制度的权威性,最关键的环节不在于制定,而在于执行。执行得如何,最关键的问题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领导干部一般都是制定规章制度的指导者、操作者、拍板者,而一些人常常是规章制度的违反者、规避者,甚至是破坏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很严重的现象。一方面制定、拍板、决策,一方面带头违背,带头破坏。就使非常严肃的纪律条规也好,法律法规也好,失去了它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