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22 08:15:41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人民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 陈叶军)今天上午,中纪委宣教室监察专员闫群力做客人民网理论频道,以“解读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 解决反腐倡廉中的突出问题”为题进行访谈,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拓宽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工作渠道,加强反腐倡廉的舆情搜集、研判和处理,积极地回应社会关切,对于新时期的反腐工作非常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拓宽这条工作渠道呢?闫群力表示,我们应该度衡好弘扬主旋律与揭露阴暗面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为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渠道。
闫群力说,群众的参与也好,舆论的介入也好,或者舆情的动态、信息网络媒体的反应也好,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不可避免。尤其中央也好,中纪委的领导也好,现在对这一块工作也高度重视,尤其我们机关对这方面也加大了力量,充实了人员,建立了机构,而且专门召开了会议。前一段,我们中纪委的领导也曾经发表了重要讲话,也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欢迎和积极的支持。
闫群力认为,现在必须拓宽这种渠道,尤其在网络上,号称第四大媒体,快捷、容量大,为群众参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是,如何把握、引导舆论的导向?就我们国家来讲,主流媒体还是应该把握好的。尤其不能完全地像西方那种民主自由,过度强调开放,鱼目混珠,这让人的思想导向容易产生问题,特别是容易对青少年渗透和腐蚀,产生一些负效应或严重危害。
群众的热情是非常高的,从主流媒体、主导单位、主管部门及时发布信息,让大家有一个及时的了解,这是公开透明的。另外,大家参与的热心积极高涨也是非常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是应该积极支持的。但是,千万不要听信一些不明真相的、随便上网的、各方面内容的传谣,或者是传说或者猜测、揣摩,这就容易引起一些混乱。最后有很多问题就把自己的思想搞乱了,把媒体的真相也搞乱了,最终容易失去一些网民的信任感和公信力。
所以,舆情动态也好,网络信息也好,研判处理也好,我们一定要把握度。什么度呢?一个是弘扬主旋律,一个是揭露阴暗面。这两者怎么结合。我们既要弘扬主旋律,同时也要敢于揭露阴暗面,好的充分肯定,不足的也要敢于向网民、群众说清楚。这样才能提高我们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网民才能信任我们的一些信息是准确、及时、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