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21 08:20:04 访问次数: 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
文风连着作风,反映着党风政风,影响着社会风气。老百姓从党政文件、干部讲话所体现的文风中,可以直观地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决定如何看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举措和具体工作,甚至决定是不是应该听党的话、跟党走。
要真正使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蔚然成风,首先是要提倡、鼓励讲实话,关键是要造就讲实话的制度环境。不可否认,我们党在纠正不良文风问题上一直在努力;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营造讲实话的制度环境方面,我们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完善、不健全之处,还存在决心不大、力度不够的问题。
要造就讲实话的制度环境,在内部来说,重要的是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同时在干部评价、政绩考核、选拔任用等制度方面加以有效引导。要让讲实话、做实事的老实人不吃亏,讲假话、光耍嘴皮子的人没便宜,这样,讲实话自然会蔚然成风。只有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风气,才能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风带动政风。
对外部而言,重要的是建章立制促使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对老百姓讲实话,讲听得懂、有用的话。对一个社会来说,执政党和政府说什么话、怎么说话,所关非小,事关执政地位和公信力。当前,利益格局日趋分化多元,社会问题和矛盾多发高发,一些官员自然更倾向于夸大成绩、掩饰问题,不少地方的文风会风也反映着这种现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刹住这一不良风气。在这方面,推进政务公开透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实有必要;而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快建立健全能够全面表达、有效平衡、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体制机制。
想要各级党员干部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就要允许讲错话、讲难听话,就要靠一套制度来营造好的“讲话环境”。在这方面,领导带头是关键。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要造就讲实话的制度环境,首先就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行动,下狠心改掉长期养成的不良风气,给广大党员群众作出表率。只有这样,实事求是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求真务实才能真正蔚然成风。
(2010年5月21日《北京日报》毛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