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3 00:00:00 访问次数: 基层办 信息来源:基层办
盘塘镇朱家港村位于盘塘镇东北部,与临澧、鼎城区接壤,石门相邻,总面积12.2平方公里,31个村民小组,2753人,村支部书记曾凡民同志已在这个村工作了20年,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也已16个年头,在他任职期间,朱家港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喜人变化,特别是在他带领下,该村打出了富有特色的蔬菜品牌,得到上级领导一致肯定,2010年被列入了常德市新农村建设盘塘示范片市委工作队点村,曾凡民本人也多次获得市、县“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突出“三大产业”,着力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朱家港村与桃源县“工业航母”创元铝业接壤,曾凡民结合该公司人口众多,生活需求大的情况,与驻村工作队经过反复调研,立足已有1780亩水果园的基础和地理优势,确定了将朱家港建成“创元工业园后勤保障基地”的发展思路,通过创元工业园蔬菜水果消耗需求来拉动村级经济发展,为此,他认真谋划产业布局,改变原来零星分散种植的模式,进行集中规模种植,并以村集镇为中心,逐步形成了“北柑橘、中蔬菜、南烟叶”的发展格局,三大产业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建好蔬菜基地,曾凡民会同村支两委,想方设法拉通了机耕道路和供水管道,引进了省蔬菜研究所的优良品种,实行了蔬菜滴喷灌溉、电气化保温和物理诱杀虫害,同时还成立了创元果蔬专业合作社,购买了上万元的检测设备,在村部设立蔬菜检测点,此举得到创元铝业后勤部领导的认同称赞,目前该村蔬菜种植面积近400亩,日产蔬菜全部销往创元铝业,村里的柑橘产业也在合作社的支持扶助下迅速发展壮大,现全村共有柑橘种植面积4556亩,成为支柱产业。烤烟是朱家港村主要产业之一,在曾凡民的积极争取和政府与烟草部门的强力支持下,按照“政府引导、烟草扶持、部门配合、烟农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了朱家港烟叶合作社,采用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运行模式,为烟农提供良种推广、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有效扩大了烤烟种植规模,目前全村常年种植烤烟1300亩,建有烤烟棚100座,育苗大棚7500平方米。通过两大合作社的支持,全村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涌现出了一批种植大户。此外,该村还积极发展其他产业,现发展油茶2600亩,棉花近千亩,都形成了一定规模。
立足“三项需求”,着力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村民的幸福指数是衡量村干部工作的重要指标,自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曾凡民就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首要职责,整合多方力量、集合各方资源,大力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水平,重点是满足了群众三个方面的需求。一是满足群众基础建设的需求。曾凡民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三年来,经过广泛筹资筹劳,该村全面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村级面貌焕然一新,包括硬化了村里21公里水泥公路,实现了全村通水泥公路和部分组级公路通户;整修塘堰28处,硬化沟渠6500米,农田基本贯通标准水渠,解决了农田用水难的问题;对全村近1200亩的油茶山林进行了整地开沟、育苗补苗等整改措施,提高了油茶产量和农民收入;全村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基本实现家家户户通自来水。目前在建的还有村民休闲农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二是满足群众知识技能的需求。烟叶种植与烘烤、蔬菜种植等产业是一些技术性、专业性强的产业,为帮助群众提高农业生产技能,曾凡民多次联系和组织有关农技人员对农民进行帮带传授,开展了烟叶种植烘烤技能、棉花种植技术、柑橘防治病虫害、油茶种植等一系列培训,每年组织集中培训4次以上,帮助解决他们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产技能。三是满足群众文化娱乐的需求。曾凡民利用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点村建设的机遇,多方筹资近110万元修建了一座功能齐全的新村部,建立了农民公园、篮球场、乒乓球台、电脑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一批农村娱乐休闲场所,基本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把握“三个重点”,着力提高基层党建水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曾凡明深知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多年来,他扎扎实实地履行了村党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的使命,通过抓好阵地、队伍、班子三个重点,切实强化了基层党建工作。一是建好一个阵地。曾凡民多方筹集资金,新建了高标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了读报室、宣传栏、农家书屋、村民休闲活动中心、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站,党务、村务全面公开上墙,党建阵地成为村里的一大亮点,村民开会、科技知识培训有了场所,党员学习有会议室,两个专业合作社有单独的办公活动场所。二是带好一支队伍。曾凡民要求村支两委要具备勤俭廉洁、务实创新的精神,并自己率先垂范,带头发展烟叶、柑橘等产业,树立了良好榜样。为管好党员队伍,他首先是通过定期开座谈会的形式,对老一辈党员汇报党支部的工作情况和村里的发展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他们如何发挥余热;其次是注重加强平时学习,多次组织党员干部、产业大户、优秀青年到省市示范点村现场参观学习,了解发展形势,强化党员责任;再次是充分利用远教平台、农家书屋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的重要精神、涉农法规与政策、农业专业知识,用知识武装党员头脑。此外,他还注重引导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如动员党员大户刘志刚、张大煌等对生活困难尹春生、彭华初等群众给予关心帮助,捐钱出力。三是抓好一个班子。曾凡民要求凡涉及到人、财、物及关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必须由“三会”(村民议事会、财务理事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方可进行,在支部会上明确要求支部委员“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会后不扯皮”,使大家自觉维护班子团结,支部成员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形成了较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