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0-12 08:46:09 访问次数: 组织室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近年来,桃源县紧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强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确保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平衡推进。
一是把握特点,制定方案。2005年,桃源县有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0个,其中支部书记能力不强、班子战斗力弱的有9个,班子内部不团结、关系不协调有8个,自然条件差、信心不足的有3个。根据这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整顿方案。
二是加强学习,提升素质。2005年,县委对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举办了为期四天的集中培训班,对他们进行了国际国内形势、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涉及农村各个方面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了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的整体素质。去年,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分批组织软弱涣散村的党员和村干部到全县马宗岭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现场参观学习,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信心。
三是选派干部,配强力量。去年初,县委下发了桃通字(2006)11号文件《关于向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加强新农村的意见》,全县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15名。通过选派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各村在班子建设、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马宗岭镇刘炎村,原支部书记文化水平低,工作能力欠缺,去年初,镇党委聘请返乡居住的原深圳警备区副司令员李元成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多方引资达500多万元,修建了村小学,硬化了村级公路,做大做强了柑桔产业,该村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
四是加强帮扶,驻村联建。近年来,县委连续三年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选派基层党建点村工作队,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促进村级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共选拔13名致富能手进村级班子,培养了45名村级后备干部,发展了31名党员,并且出资在每个软弱涣散村选拔培养了一名大学生。按照国家的项目计划,为18个村建起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15个村修建了村民文化设施,为17个村拉通了村级水泥公路,后盾单位为村帮扶资金达150多万元。县交通局为沙坪镇后溪村先后帮扶资金达60多万元,结束了该村不通公路的历史,村里的楠竹资源大幅增值,村干部的信心倍增,去年全村人平增收达300元以上。目前,全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成效明显,有5村被确定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7个村党组织去年被乡镇党委评为红旗村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