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品格”撑起来的人格魅力
发布时间:2008-10-09 11:13:00 访问次数: 中共贵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卓飞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初读晋兴潮同志的先进事迹,感觉其中所反映的一个个真实故事,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绩,而只是一些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平凡琐碎的小事。再读一遍,细细品味,才深受感染和震撼: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才成就了一个普通组工干部高尚的人格魅力。
当前,贵阳市正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再学习再教育活动。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如何做到牢记宗旨、自觉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晋兴潮同志的事迹,“一枝一叶、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给予我们生动的诠释。学习他的事迹,让我感悟到一名普通组工干部应该具备、大力弘扬的“六种品格”。
第一种品格:始终保持对待工作的激情
一个人偶尔心血来潮,干一些一时奋进的事情,是容易做到的。但是,日复一日地持久奋进,却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晋兴潮同志9年如一日,把党和人民的事业融入自己的人生征途,把工作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人生境界,勇于吃苦、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激情。这是值得我们崇敬的宝贵精神品质。我不知道他靠什么来支撑这种激情。但我知道,他具有的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定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我也知道,有这种激情的人,他一定非常快乐,正是这种人生观,才支撑他满怀激情去享受工作,去体会有所作为带来的成功与喜悦,做到苦中寻乐、甘之如饴。
第二种品格:善于运用沟通的有效方法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要沟通,主要是因为有性别、年龄、职务、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和成长过程等因素的不同,这些千差万别的因素,带来了人与人之间“沟”的存在,使每一个人想问题、看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大不相同。而且人们都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消除“沟”的有效方法就是沟通。晋兴潮同志对待上访的人员,总会“经过一番情真意切的交流,将心比心的沟通”,使“上访的同志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一名代表动情地说:真没有想到你们这么重视我们反映的问题,真没有想到你们这么快就研究答复我们的意见。实在感谢你们,我们回去后一定把其它同志的工作做好。就这样,一起可能出现的严重集体上访被及时化解了。”“晋兴潮处理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有效的运用了沟通的工作方法。晋兴潮同志能够与别人“将心比心的沟通”,就是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运用好沟通的方法,不仅体现对别人的尊重,更是正确看待自己认知方面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对人对事,才能消除误解、达成共识、实现和谐。
第三种品格:始终做到对人对事的包容大度
一是正确对待组织和自己。晋兴潮同志说:“给一个干部安排什么岗位,给什么职位,那是组织考虑的事,群众选择的事;如何把本职工作干好,如何多出成绩,这是自己考虑的事,是自己该做的事。” 语言很简单、很朴实,反映了晋兴潮同志有一颗平常心,以豁达的心态对待个人名利以及职务升迁,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持之以恒,认真做事、本分做人的平静心态。二是正确对待下属。晋兴潮同志“从严治处”,工作中对下属错误或失误的批评毫不留情。在他的观念里,培养干部,犹如种树,不给树打杈,树成不了栋梁,不给人挑毛病,人成不了器。下属得到提拔,晋兴潮不忘告诫:媳妇熬成婆了,兴许以后没人再这样批评你们,但是今后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能懈怠放纵。这是何等高洁的包容境界,有人说:包容别人的缺点,就是明知有错也不说。这是大错特错。包容下属的不足、正视下属的缺点,及时提醒下属,体现了真诚的关切和爱护。三是正确对待群众。晋兴潮同志对人对事的包容大度,在处理群众上访事件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次,情绪激动的群众冲到晋兴潮同志的办公室围攻、吵闹。有几个女同志还把晋兴潮堵在屋子里,不让他工作,不让他下班,不让他吃饭,甚至不让走动。几年来,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当这些群众上访时,他白天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释,一次又一次地疏通调解”,直到“喉咙冒烟嗓子嘶哑”。在工作中“做了多少协调工作,受了多少委屈,晋兴潮自己也数不清”。而这些折射的是他时时处处云水一样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在工作中做到百事如常,不凭性子做事、不依心情待人,真正做到对群众情义深重。我认为,这是一名组工干部牢记宗旨意识的真实再现,是一种智者的境界,一种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学习晋兴潮,要认真学他的宽容大度,用心在宽容上找共赢,与人为善、以邻为伴。用自己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为干部职工、为基层群众服务,时常给他人带来春风化雨般的温暖。
第四种品格:对组织工作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
走上组织工作岗位后,晋兴潮同志勤奋敬业、恪尽职守。面对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不回避、不敷衍,而是一边深入研究寻求规律,一边付诸实践检验成效,努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始终坚持紧紧围绕全省工商事业发展大局开展组织人事工作,积极出主意、提建议、想办法、抓落实。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领导班子活力;注重抓好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创造性地加强基层执法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工商所的组织建设等。9年来,他跑遍了全省9个市、州、地工商局、100个多县市区(特区)工商局和工商分局以及几百个工商所。他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使金沙、榕江、沿河等县工商局50余人的编制和经费问题得以解决;协助局领导解决了遵义、安顺、毕节等市地工商局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对组织工作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就无法做到这些。石宗源书记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一个人的一生,工作环境会变化,工作职务会升迁,要始终明白“责任重于山”这个道理。学习晋兴潮同志的先进事迹,要牢记自己的使命,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心,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奋发的精神状态去对待工作,做一名思考执行型组工干部。
第五种品格:对待歪风邪气要有战斗精神
晋兴潮同志不仅严以律己,而且从严要求别人。上任第一天,晋兴潮就给妻子亮出了“三不准”原则:他不在家不准接待客人,不准收受别人礼物,不准过问干涉他的工作。省工商局纪检检察室的同志说:“晋兴潮同志身上有一股抵制歪风邪气的战斗性和正义感”。我理解,晋兴潮同志所体现出来的是组工干部的一种战斗精神。所谓“战斗精神”,是一种境界,是思想、情感、意志、决心、信心、作风、气节等精神因素的凝聚和升华。作为组工干部,需要这样的精神和品格,弘扬清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具有了“战斗精神”,我们就会像晋兴潮同志那样,做一粒“金刚石”,既美丽又坚韧。
第六种品格:善于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自然界,许多动物靠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人是自然界中最具智慧的高级动物,人靠习惯活着。从晋兴潮同志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培养良好习惯的干部。始终保持对待工作的激情、坚持沟通的工作方法、对人对事的包容大度、对组织工作事业的高度负责、对待歪风邪气的战斗精神,这些都是一种习惯。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就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总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先进事迹值得学习和借鉴。向晋兴潮同志一样具备高尚品格的组工干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学习、向他们靠拢。对于榜样的事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对晋兴潮同志先进事迹作这样的解读,是个人的一己之见。但是,作为一名组工干部,特别是组织上关心培养、同志们支持信任、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组工干部,我会把晋兴潮同志的事迹作为一面镜子,时刻照照自己,我会把他的品格作为尺子,时刻检验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好好向晋兴潮同志学习。
相关新闻:
贵州省委组织部决定在全省组织系统开展学习晋兴潮事迹活动
做好五种人,树组工干部形象——学习晋兴潮同志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