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要善养“四气”
发布时间:2008-10-16 12:12:00 访问次数: 中共永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陈荣生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组织部门是党委主管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组工干部肩负着管理党员、干部和人才三支队伍的重任。古人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组工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是党员、干部和人才行动的“风向标”,是人民群众衡量党委工作的“度量尺”。因此,在党性修养方面,组工干部要善养“四气”。
讲政治,养正气。古语有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鉴于组织工作的特殊性,组工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及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重大决议、决策和工作部署,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组工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自觉构筑防腐防线,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时时处处管住自己的手,管严自己的嘴,管紧自己的腿,更要管好自己一颗心,不踩“红线”、不越“雷池”、不闯“禁区”, 以“吾日三省吾身”精神、“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经常给自己“吹吹风”、“拉警报”。 要顶得住各方压力,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要抗得住歪风邪气,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要慎交朋友,力戒不良嗜好,不让别有用心者有可乘之机。要敢于斗争,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得罪人,对干扰不为所动,对公正仗义执言,不俗、不媚,不惧、不悔,始终走正路、干正事、讲正气,干干净净做事,明明白白做人。要耐得住组织工作的清苦,不贪不占不攀比,切实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要守得住组织工作的寂寞,善谋全局,淡看名利,甘作“人梯”,乐当“基石”,善为“伯乐”。
讲大局,修大气。江泽民同志指出:“无论负责哪一级哪一部门的领导工作,都要时刻胸怀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持以大局为重。”从工作大局出发,实质上就是对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尊重和维护,是讲党性的重要表现。“不谋全局者,不足与谋一域。”组织工作要围绕中心,服从服务于党委工作大局,把它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结合起来,与经济建设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组工干部要胸怀大局,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承担的责任放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大局中去思考,要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小圈子,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去思考、谋划和推动组织工作,使组织工作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指导思想上相一致,在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在工作部署上相呼应。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自觉抵制安于现状、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和作风,自觉抵制贪图享乐、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不良思想和作风,发扬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居安思危,事事争先,时时争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党的事业大发展、快发展。要增强开放意识,牢牢把握组织工作中的重点,统筹兼顾,整合方方面面的工作资源,构建大开放的组织工作新格局。
讲团结,聚和气。俗话说:“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团结产生力量,团结能出战斗力。组织部门内部要具有和谐相处、真情相待的凝聚力,组工干部要摆正位置,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讲分工、又讲协作,做到服从不盲从,补台不拆台,从团结中得到力量,从合作中找到方法,从集体中获取快乐,努力形成最大合力。要坦诚相待,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计较,思想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支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心、合力、合拍干事业,形成凝心聚力求发展、团结实干不争论的良好氛围。古人讲:“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组织部门对外更要有容人容事的亲和力,对来访的党员群众,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始终笑脸相迎,热情相送。组工干部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既能容人之长,又能容人之短、容事之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以积极心态举贤不忌能。对个别党员干部群众的误解或怨言,能甘受误解,任劳任怨,用自己的宽容换得党员干部群众的理解,才能组织和调动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讲原则、讲真诚、讲风格、讲友谊,以诚树威,吸引、凝聚、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实现奋斗的目标。
讲服务,育人气。“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组织部干部要牢固树立“大服务”观,坚持人本思想,体现人文关怀,以善良的举动、和善的语气,时刻关心党员干部群众的冷暖安危,努力做好广大党员干部的“娘家人”、“贴心人”,让党员干部群众有想法愿意到组织部来倾诉,有困难愿意到组织部来寻求帮助,有问题愿意到组织部来反映,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正当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他们能共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组工干部要经常下基层,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利益出发,对基层群众的冷暖疾苦感同身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多做“雪中送炭”之事,多尽“扶贫济困”之力。坚持把党建工作中心放在基层,建立健全领导帮扶责任制和党建帮扶机制,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细化服务规范,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积极主动为服务对象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积极营造乐于创业、勇于创业、善于创业的宽松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干部群众以及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把组织部门建成温馨和谐的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成为党委的模范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