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组工文化 打造“四型”组工
发布时间:2008-10-15 17:10:00 访问次数: 田景福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组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部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为多数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治理制度以及群体意识、精神风貌、形象标识的统称。加强组工文化建设,对于全面推进组织部门整体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培育新时期组工文化,要始终坚持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价值理念,突出政治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四个重点,着力打造能力、效能、活力、和谐“四型”组工。
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着力打造“能力组工”。组工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鲜明的政治属性。构筑组工政治文化,就是要营造“对党忠诚、政治坚定”的氛围,“公道正派、选贤任能”的氛围,使组织部门真正成为“靠得住”的部门;就是要树立“选择了组织工作,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的观念,“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观念,使广大组工干部真正成为“过得硬”的干部。一是必须加强理论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组工干部头脑,引导组工干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政治上的坚定性和行动上的自觉性。二是必须加强道德建设。当前,尤其要把组工干部思想理论建设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组工干部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树立更高的道德追求。三是必须坚持公道正派。建设组工政治文化,核心就是坚持公道正派。公道正派的前提是对己清正,即引导组工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秉公办事,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公道正派的根本落脚点是对人公正,即在选人用人上,要求组工干部敢于坚持真理,一身正气,客观公正地了解和评价干部,公道合理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按政策原则办事;公道正派的第一关口是对内严格,立足于严格出人才、严格出质量、严格出效率,力求使每位组工干部都成为求真务实的表率、严于律己的表率、勤政廉洁的表率;公道正派的根本标尺是对外平等,培养和树立组工干部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的作风,以组工干部特有的人格魅力,增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的亲和力。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效能组工”。制度是智慧的结晶、经验的积累、规律的体现,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机制制衡比一般教育更有效。制度建设是组工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只有以健全的制度作保证,文化建设才有坚强的后盾和旺盛的生命力。针对组织部门工作覆盖面宽、政策性强、服务性强、业务量大等工作特点,积极推行现代管理理念,科学制定部机关各科室的业务工作流程,修订完善岗位责任制、效能考评制等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事、管人。推行目标管理制,制定《年度主要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年初重点工作分解、月汇报进度和每月工作预安排制度,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加强组工干部选调任用、学习培训、考核评价等制度建设,形成组工干部选优、竞争、流动的良好机制。坚持和完善诫勉谈话制、开门评议制和部风监督员制等,及时、有效地监督组工干部的行为。在制度的建立修订上,要防止因脱离实际而出现操作性不强、不好把握的问题。在目标的确定上,要体现激励原则,做到跳一跳,够得着。在目标分值的设定上要体现科学、合理、合情的原则,既要突出重大工作的位置,又要兼顾组工干部工作和劳动强度的承受力。在制度制订过程中要广泛征求组工干部和社会其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集思广益,使制度日臻完善。
加强行为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活力组工”。组工行为文化体现在组工干部的工作质量、责任感、事业心、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之中,其直接目的是形成具有组织系统特色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并为全体组工干部所自觉遵守。知行要合一,组工行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促进机关各项工作,用自觉的行动和一流的工作业绩来检验文化建设成效,使组工干部的群体智慧和能量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一是强化调查研究。组织部门要大兴调研之风,建立完善机关联系基层制度,开展经常性调研活动,做到思路在调研中提出,决策在调研中做出,难点在调研中突破。要抓好调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对于有创新的调研成果,要在实践中运用,并注意总结、改进和完善;对一些成熟的经验,要提升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办法和意见,指导基层工作。二是强化开拓创新。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工作部门,所呈现的文化更应该体现时代特征,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探索新规律,开创新局面。要把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突破工作难点过程中创新工作,在解决新问题过程中创新工作,在转化调研成果中创新工作,把抓落实的过程变成创新的过程。三是强化业务培训。组织工作的政策性、业务性很强,做好组织工作,既要有很高的政策水平,又要有熟练的业务工作能力;既要熟悉党建、干部、人才工作的业务规范和工作规程,又要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要通过业务培训,使组工干部做到“五会三熟悉”,即会组织协调、会调查研究、会撰写文件材料、会办理日常事务、会信息处理运用;熟悉上情、熟悉下情、熟悉本职工作。
加强环境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和谐组工”。 组工文化的培育有赖于体现组织部门特色的美丽和谐的外在环境,这也是组工文化“软实力”的外在集中表现。一是加强硬件设施和文化载体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通过创建统一规范、文明有序的办公场所,举办部内讲坛和专题讲座、组织集中培训和研讨交流、成立年轻干部理论研究沙龙等形式,传播新知识、宣传新思想、吸收新文化,从而形成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民主和谐、团结合作、奋发进取的人文环境。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组织工作的重要目标,尊重人的禀赋和个性。通过实施亲情管理、情感管理、人文关怀,以学习培育人、以活动引导人、以机制激励人、以环境陶冶人、以感情凝聚人,增强组工干部对事业的责任心、对组织的忠诚感和对工作的投入度,提高团队凝聚力和个体内驱力,把先进文化要素转化为组工干部的内在特质与追求目标。三是坚持“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的优良传统,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通过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为组工干部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舞台;把培养造就德才兼备、朝气蓬勃的干部队伍同推进组织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家的潜能和创造力。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来凤县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