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应从抗震救灾中学什么
发布时间:2008-08-22 08:25:00 访问次数: 潍组研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为推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深入开展,最近,山东潍坊市在全市组织系统开展了“学习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笔谈活动,引导广大组工干部从抗震救灾精神中汲取营养,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笔谈活动在全市组工干部队伍中引起热烈响应。广大组工干部结合实际,谈认识,讲体会,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自觉以抗震救灾精神指导和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树立组工干部可敬、可信、可亲、可靠的良好形象。
要有顾全大局的责任意识。青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葛英煜在笔谈体会中说:“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听从党的号召,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哪里有危险,哪里最艰苦,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用双手与钢筋、混凝土展开搏斗,以血肉之躯打开了一道道绿色通道,凸显了他们为党为民的责任意识、不向灾难低头的坚强意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组工干部学习抗震救灾精神,首先要学习灾区党员干部这种顾全大局、听党召唤、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潍城区委组织部干部科长郭友亮在笔谈体会中说:“责任高于一切,使命重于泰山。学习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以抗震救灾勇士们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职,切实尽责,为了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一位新调进组织部门的年轻组工干部写道:通过学习各级组织部门支援抗震救灾的经验做法,更感到组织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作为组织战线上的一名新兵,要向抗震救灾的勇士们学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认真做好分工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潍坊市委组织部副调研员、赴四川北川县抗震救灾政治工作小分队队长黄永健在笔谈体会中说:“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切实坚持、充分体现。因为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救灾工作才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进一步密切。”安丘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勇在笔谈中认为:“为自然灾害遇难群众确立全国哀悼日,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直接体现,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其凝聚力无疑是空前的。组织部门作为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职能部门,更要坚定不移地学习实践好、贯彻运用好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以人为本中谋求创新发展,以创新发展的成效为广大党员群众服好务。”寿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凤祥认为:“当前,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对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的职能履行不够充分,对基层干部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主动了解、热情帮助做得还不够等问题。学习抗震救灾精神,组工干部要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切实解决好与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认真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切实做到爱民有真措施、亲民有真感情、惠民有真成效。”安丘市金冢子镇党委副书记谢军宁认为:“通过学习抗震救灾精神,对以人为本有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当前,科学解决农村党的建设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改善党群关系,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才会更加稳固、党的执政水平才会更为提高、党同群众的关系才会更为密切。”
要有攻坚破难的精神和勇气。潍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组织员办公室主任刘玉在笔谈体会中说:“大灾如同大考。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震不垮、压不服、吓不倒,带领广大群众迎难而上,经受了突发灾害事件的严峻考验;非灾区的基层党组织积极组织动员群众支援灾区,党员干部带头捐款捐物,交上了一份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的合格答卷。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有力的措施来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奎文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吴茵政认为:“当前党建和组织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不创新没有出路。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承担风险。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更加自觉地把改革创新理念融入工作中,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丰富改革创新实践,善于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推进党建和组织工作的创新发展。”临朐县援川工作队副指挥、县建设局党工委副书记张孝荣说:“在北川县抗震救灾现场,组工干部队伍这个钢铁般的战斗集体特别引人注目,他们抢抓机遇、团结协作、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用实际行动树立了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我们学习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把压力当动力、把困难当挑战、把解决问题当使命的精神状态,在日常工作中知难而进,勇挑重担,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要讲求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昌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肖建华说:“这次抗震救灾从第一刻起就在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中进行,开放、客观、及时的报道,为抗震救灾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信任。各级组织部门及时发布‘特殊党费’的交纳情况,公布抗震救灾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表彰情况,不断提高了组织部门的公信度。打造公开、透明、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目标之一。组工干部应从抗震救灾斗争中,受到启发,坚持把公开、透明、开放作为组织工作的价值判断和取向,着力培养公开透明的开放思维。”昌邑市委组织部组织科长王宝川在笔谈体会中说:“这次抗震救灾中围绕群众最想知道的事情,及时公开、全面公开,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因不了解、不知情而产生猜疑和误解的问题。公开才能赢得公信,透明才能消除疑虑。要学习抗震救灾斗争中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扩大组织工作公开性和透明度,让组织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寿光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丁平认为,这次抗震救灾是各种科学方法的大集合,比如,集中领导的方法、统一指挥的方法、科学调度的方法、统筹协调的方法、整合资源的方法、动员群众的方法等,这些都是做好党建和组织工作必不可少的方法。坊子区委远程教育中心主任匡荣璋在笔谈体会中说:“战胜地震灾害,科技的力量功不可没。组工干部学习抗震救灾精神,必须树立尊重科学的意识,自觉把信息网络等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去,为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