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
发布时间:2008-10-15 14:55:00 访问次数: 张文学 信息来源:《甘肃日报》
-
按照党的十七大“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的新要求,定西市各级党组织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有效推进了城乡党建工作的融合与共建。
一、思路与实践
(一)分类整合联建,健全联动体系。按照党群部门联(班子)弱村,政法部门联(治安)乱村,经济(包括民生、社会事业)部门联贫困村,涉农(科技)部门联专业村和城市党员干部“一对三”的要求,全市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从而构建了城乡统筹联动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优势互补。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帮助联建村建设活动场所、发展村集体经济、落实发展项目,促进城乡党建工作。市县组织部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挂职或任职锻炼,选派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不断优化城乡人才资源配置。积极整合县(区)乡(镇)党校等教育培训资源,认真培训村组干部和农村党员骨干,提升村干部、党员群众的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三)创新活动载体,搭建联动平台。城市党组织按照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六帮六建”,即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发展一批符合当地实际的示范项目;帮助提供物资,建设一个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帮助抓好班子建设,创建一个运行规范的“五个好”村党组织;帮助培养致富能人入党,建立一支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农村党员队伍;帮助开展技能培训,建立一支服务农民群众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帮助开展结对扶助,建立完善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上一次党课,开展一次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为结对户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培训一门致富技术,解决一件困难和问题等“六个一”实践活动。农村党组织按照建好“一个基地”(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教育基地)、促进“两个转变”(机关作风有明显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有明显转变)、实现“三个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有新的提高、机关干部的社会实践能力有新的提高、宗旨意识和政治思想素质有新的提高)的要求,积极为城市党员干部联系群众、进行社会实践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做到了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
二、创新与突破
促进了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有机融合。城市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农村,拓宽了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领域,又实现了城乡党组织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城乡党建工作的协调发展。
创新了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通过发挥党的行政推动作用,引导行业协会党组织,在农村建立基地、拓展业务、开拓市场,推动村企共建。引导、鼓励和组织农业、科技等事业单位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学习城市党组织的先进理念,进一步开阔了视野,转变了工作方法,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领导发展的能力。
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城市党组织帮助联建村确立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思路,提供政策、科技、信息服务和智力、资金、项目支持,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三、经验与启示
开展“城乡联动整推”活动,必须以建立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为前提。开展“城乡联动整推”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推进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上下互动和区域联动。只有广泛开展以产业合作、人才联训、资源共享、结对帮扶等互帮互助活动,才能推动城乡党建工作的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
开展“城乡联动整推”活动,必须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根本。只有把城乡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以建立完善培养、帮带、教育管理和城乡党员先进性体现机制为抓手,充分调动城乡党员参与新农村建设、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党员永葆先进性的生机与活力。
开展“城乡联动整推”活动,必须以各类基层党组织的内在需求为动力。城乡机关、企业和农村等党的组织在资源配置、职能特点、党员构成等方面具有差异性。要根据不同党组织的内在需求,合理配置党建资源、人才资源和生产要素,不断推动项目、人才、信息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最终实现城乡优势互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开展“城乡联动整推”活动,必须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各级党组织应整合城乡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引导和鼓励城市党员帮助农村党员群众提高致富能力,引导农村党组织为城市党员干部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协会为农户提供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作者为定西市委常委、定西市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