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2-15 08:23:00 访问次数: 刘中会 信息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坚持廉政教育经常化、村务管理民主化、干部监督规范化,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廉政文化进农村为抓手,实现廉政教育经常化。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抓手。一是规范教育培训。把廉政教育培训纳入全市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统一规划,建立农村党员干部党校学习培训制度,编印《勤廉带头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警示录》等教育培训教材。以市委党校为廉政教育主阵地,以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为依托,整合利用寿光党政信息网、廉政网和远程教育网等资源,采取市镇村三级联动、分期轮训的方式,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培训。二是丰富教育形式。坚持开展主题教育,去年组织开展了“转变干部作风、促进率先发展”集中教育活动,今年又组织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促发展”集中教育活动。同时,在报纸和电视台分别开设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党旗飘扬展风采”等栏目。
以实施“阳光村务”为平台,实现村务管理民主化。阳光可以消毒防腐,公开可以遏制“暗箱操作”。一是推行农村民主公开日制度,保证村民的知情权。确定每月15日为农村民主公开日,以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为主题,集体讨论本村政务,决策本村重大事项。二是推行村级集中办公日制度,保证村民的参与权。每周确定1天时间实行集中办公,研究村级经济发展,处理村内事务,接受群众询问。三是推行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听证制度,保障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决策权。把土地调整、计划生育、宅基规划、公益事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列入听证范围。四是实行“村民代表质询制度”,保障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监督权。村民代表认为村“两委”及“两委”干部工作中存在问题需要质询时,可由1/4以上村民代表联合向村党支部提出质询议案。
以制衡农村干部权力为重点,实现干部监督规范化。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一是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在农村干部中重点推行承诺示廉、述职述廉、民主评廉三项制度,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制约。二是严格规范权力运行。规范村级事务决策权,实行村“两委”联席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三会”决策;规范农村“三资”处置使用权,实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管制度,所有村级财务和资金由镇经管站代管。三是严查违纪违法案件。把经济问题、工作作风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重点,认真查处农村党员干部在规划审批宅基地、发放计生指标、发放征地补偿款和农民种粮直补资金、集体资产承包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寿光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