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研究和把握当前经济形势
发布时间:2008-12-31 16:10:00 访问次数: 张磊 信息来源:《党建》
-
认识形势、把握大局,始终是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任务。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局,党委中心组必须把研究经济形势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
一、要深刻认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从国际经济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导致外部需求急剧萎缩,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从国内经济运行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出现回落,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大幅下滑,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低迷。可以预计,从2008年到2009年的一个时期内,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突出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突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为迫切的压力,突出面临失业人口大幅度增加、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压力。由于党中央审时度势,见事早,行动快,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决策部署,这对于我们应对严峻形势、战胜当前困难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为战胜当前困难和挑战,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共同奋斗。
二、要进一步增强战胜经济困难的必胜信心。我们强调增强信心是有充分依据的:一是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去年我国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预计超过9%,这一增速在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中是最快的。通货膨胀压力大幅降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已是连续5个月回落。出口增幅虽然减缓,但全年来看仍然是比较高的。二是我国宏观调控措施及时有效。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党中央适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这些举措已经开始显现成效。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强烈的“保增长”信号,这对我们增强应对挑战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潜力。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交通、住房等领域存在巨大空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等都需要大量投入,国内市场还有很大扩展空间,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在消费方面有着巨大的需求尚未满足。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各大产业都得到明显加强。充裕的资金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更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因此,无论挑战多么严峻,只要政策对路,坚定信心,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转“危”为“机”。
三、要深刻把握中央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全党全国工作的首要任务。要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要求,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调整宏观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加快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继续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产品和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农轻纺等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扩大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增加重要战略物资储备。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继续抓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四、要通过应对危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国际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锻炼提高自己能力的机遇。党委中心组成员要善于把握这样一个契机,在应对挑战中趋利避害,在战胜逆境中强身健体,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驾驭能力和应对能力。要辩证对待“危”与“机”,学会在“危”中求“机”,努力转“危”为“机”,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把应对国际经济危机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机遇,全面贯彻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