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4-18 15:06:12 访问次数: 办公室 信息来源:推荐
近年来,安顺市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各类人才这三个重要环节,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创新,大力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奋力提速发展、实现黔中崛起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突出宏观管理,努力构建党管人才的新格局
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推进安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基础工程来谋划和推进,努力构建党管人才的新格局。全市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人才工作格局。市委坚持每半年定期研究1次以上人才工作,县区党委坚持每季度定期研究1次以上人才工作,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指导。2004年,市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措施,明确了全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进一步推进了全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市财政坚持每年划拨50余万元作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经费,市县各级财政拿出专项经费,用作省管专家、市管专家、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等各类高级人才的津贴。3年来,全市各级财政先后投入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经费4170.75万元,为做好各项人才工作提供了保障。通过各种形式及时为人才工作扎实有序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投入到加快安顺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突出能力建设,努力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始终抓住能力建设这个核心,坚持分类指导,不断加大教育培养力度,全市人才总量不断增长,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一是强化学历教育。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学历较低的干部采取分层次点名读书的办法开展学历培训,采取“五三二”的办法解决经费(市财政出50%、所在单位出30%、个人出20%),鼓励其攻读研究生。各级财政匹配,依托党校、农广校、成人教育院校等,大力开展农村和街道社区基层人才的学历教育。二是大规模开展培训。以党校为主阵地,采取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大规模人才培训。市县区财政每年拨出专款近1000万元,用于技能人才、实用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外出培训,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到境内外进行中长期专门培训。还通过与苏州市干部在线学习中心的交流与合作,拟建安顺市干部网络学院,实现开放式的在线学习。采取分级实施的方式,实施了农村党员和干部群众“432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各类实用人才。三是注重实践锻炼。坚持采取上挂下派、参与中心工作、对口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干部实践培养的力度。
突出业绩导向,努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切实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选拔使用机制,打破人才身份、行业界限,鼓励和支持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一是拓宽选拔使用渠道。先后以公开选拔、招聘等方式,从省内外引进急需的城市建设、经济管理、旅游开发等方面的人才600多人到安顺市工作,其中硕士研究生102人。二是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树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导向。并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有效促进了干部队伍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三是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有重点地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注重统筹兼顾不同层次、不同门类人才的协调发展,特别是重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牢固树立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引导和鼓励全社会以各种形式参与各类人才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