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抗击洪涝灾害中创先争优
发布时间:2010-07-14 00:00:00 访问次数: 办公室 信息来源:办公室
-
7月10日以来,连续暴雨袭击湖南省桃源县西北部,全县日累计降雨量达90㎜,降雨量达100㎜以上的乡镇达18个,200㎜以上的乡镇达4个。由于区间降雨大,来势猛,时间长,导致牛车河、理公港、观音寺、九溪等8个乡镇山洪暴发,4个集镇进水,3个乡镇通讯中断,造成大面积农田内积,山体滑坡,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危害。共造成244000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545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9540公顷,绝收4275公顷;倒塌房屋106间,损坏房屋324间,目前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412.36万元。
面对重大汛情,桃源县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合力开展抗救,确保了全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序进行,将灾害降到了最低限度。
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抓抗救
入汛以来,县委始终把抗洪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坚持统一调度,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站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全县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四包”抗洪救灾责任机制。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服从服务于抗洪救灾的大局,处理重大险情达到“三个及时”,即领导到位及时、方案制定及时、妥善处理及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次灾情发生后,县委要求全体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第一时间赶到联系乡镇,指导抗洪救灾;全体乡镇干部和县直责任单位取消周日休假参加防汛救灾。县委书记郑弟祥7月11日清晨赶到受灾最严重的牛车河乡,亲自进行指挥和调度。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辛春生接到灾情报告后,于7月11日上午淌水赶到联系的观音寺镇指导抗洪救灾。副县长黄贵生带领舟桥部队,赶赴九溪乡、黄石镇转移受困群从。7月11日,县委及时召开40个乡镇所属的99个点村工作队长会议,要求所有联系乡镇的县直单位工作队长及队员,尽快赶赴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参与点村的抗洪抢险工作。
基层组织突出重点抓抗救
县委围绕抗洪救灾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各单位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各项抗救措施,取得了抗洪救灾工作实效。
围绕群众安全抓抗救。各乡镇党委坚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抗洪救灾的第一位,尽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县各乡镇党委组织5000多名党员、10000多名群众参加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坚守在抗洪抢险的最前线。钟家铺乡青年村党支部针对山洪暴发的险情,从11日凌晨5点开始,村支两委一班人组织全村群众进行安全转移,全村500多名群众在第一时间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热市镇党委把防汛的重点放在水库安全度汛上,成立了水库保安突击队,每座水库明确由1名镇党委骨干和所在村党员干部值班,实时监测水情,确保水库万无一失。
围绕基础设施抓抗救。洪涝灾害造成全县20多处主要路段垮塌,近30公里路段交通受阻,3个乡镇通讯中断,给抗洪救灾造成了巨大困难。各乡镇党委把道路、桥梁、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抢修作为防汛救灾的重点,组织专业施工队39个,施工人员近3000人,投入劳力1.4万个,切实抓好基础设施的维修,及时为抗洪救灾作好了保障。牛车河乡茅坪村党支部组织30多名党员群众,通过近4个小时的鏖战,疏通了辖区内近2公里垮塌路段。
围绕农业生产抓抗救。面对严重灾情,农业、林业、畜牧等单位党组织及时选派以党员为骨干的技术人员,深入水稻、烟叶、茶叶等主产区,指导农民搞好抗灾自救。县农业局党委选派15名最精干的党员技术人员当赴牛车河、理公港、观音寺、九溪等乡镇,指导群众开展下一步的农作物救灾补损工作,力争将群众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党员干部众志成城抓抗救
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县电视台开辟了“洪水中的共产党员”专栏,桃源党建网开设了“抗洪救灾先进典型”专版,每天宣传报道党员抗洪救灾的先进事迹;各乡镇党委充分相信和依靠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最艰难的任务交给共产党员,有效激发了全县共产产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纷纷参加到抗洪救灾工作中来,全县形成了抗洪救灾的强大合力。两天来,全县有2.1万名党员主动参与抗洪救灾,共成立了党员抢险突击队276个,除险1000多处,投入劳动工日11.7万个,做到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钟家铺乡党委书记余桂华从暴雨开始就带头值班,指挥抗洪救灾,由于道路冲毁,全乡休假的近10名干部第一时间徒步赶往所联系村参与救灾。九溪乡孙家河村老码头有6名群众被困,2名群众爬上电线杆求生,情况十分危急,乡人大主席佘高杏不惧危险,与九溪村一名党员驾船把群众救出。黄家铺乡金鸡铛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冲毁渠道5公里,水电站站长、共产党员鄢少锋与杨家庄村支部书记商一龙接到险情后,立即组织人员抢险,险被洪水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