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聚焦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龚德汉:贯彻会议精神 建设幸福家园
发布时间:2011-02-16 00:00:00 访问次数: 王邦海 信息来源:桃源政府网
-
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副书记、县长龚德汉就贯彻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
龚德汉说,这次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两个五年规划承接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以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科学跨越为目标,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系统安排了各项任务,是全县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全县上下要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
一是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强化投资拉动作用。立足于“打基础、扩总量”的要求,深入推进项目建设,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加快落实“十二五”规划,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格局。确保年内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3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今年重点落实好投资75亿元的黔张常铁路桃源段及县城车站、投资30亿元的黄石水库生态农业开发、投资225亿元的凯迪生物质燃油和发电、投资8亿元的沅水风光带开发等15个市级以上前期项目,确保通过立项核准,年内启动建设。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周抽查、旬调度、月通报制度,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进行一次集中研究。认真落实重大项目协调联动机制,对重点项目的突出问题,要采取主动上门、跟踪服务的方式,制定方案,限定时限,妥善解决。不断完善争项争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有效提高项目落实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到位各类项目资金5亿元以上。
二是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首要任务。利用好国家政策,承接好产业转移,落实好节能减排,促进工业经济扩规模、创品牌、增效益。争取新增规模企业15家,总数超过100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根据各个园区的发展定位,按照20年不落后的要求,编制好桃源县经济开发区总规、陬市和枫树工业园建设性详规。鼓励骨干企业以资本、技术、资源为纽带,采取扩股、兼并、联合等方式增加投入,不断扩大产能、改进工艺,强化引领作用,提升产业素质。大力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认真落实企业解困责任、招商优惠政策、环境保障措施。帮助企业争取国家扶持政策,获得金融信贷支持,争取到位专项奖补资金2000万元以上,落实财鑫担保贷款5000万元以上,新增中小企业贷款5亿元以上。认真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组建技术中心、争创名品名牌,推动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争取年内完成技扩改投入20亿元,新增4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个以上省级著名商标。要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约束机制,严禁高污染项目,严控高能耗项目。凡是达不到环保节能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凡是未通过环保节能验收的,一律不准投产。
三是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夯实增产增收基础。围绕优势产业、规模基地、精深加工的主导要素,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做到基地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加工标准化、营销标准化,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对接中央1号文件精神,抢抓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入25亿元,有效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抓好10个乡镇的新增粮食产能工程建设,完成投入2700万元,建成高产良田54万亩,搞好渠道、山塘、机耕道配套。完成投资2000万元的黄石水库灌区节水改造、投资1000万元的小农水工程,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34个,硬化渠道200公里,整修山塘8000口。修订主导产业生产技术规程,规划建设10万亩水稻、1万亩茶叶、1万亩橘园、1万亩烟叶、5万亩油茶、4万亩油菜标准化示范基地,新建改造55个标准化养殖场。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大力推广水稻软盘育秧抛栽技术,力争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优质稻比重达到65%。努力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建好维修网点、机库机棚项目,办好水稻机插秧推广、茶叶和油菜生产机械化试点。争取新增农机总动力5万千瓦以上,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65%以上。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争取新增规模加工企业3家以上,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10个以上,鼓励“鲁胡子”牌辣酱、“桃花源”牌茶油申报中国驰名商标。
四是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巩固城乡统筹支撑。按照宜居宜业的目标要求,继续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城镇成为产业聚集的载体、农村发展的桥梁、县域经济的支撑。按照“宜居城镇、田园风光、产业园区”的思路,科学编制常桃路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规划,促进城镇建设、产业园区、新村建设、交通水利、国土整理的有机统一。完成县城区总规修编,注重城市风格的塑造。按照构建以县城为中心1小时经济圈的目标,加快建设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交通项目,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强化城市经济的理念,坚持把县城建设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的支撑点、壮大县域经济的主阵地来抓,力争完成建设综合投入65亿元以上。进一步完善总规修编补助、建设以奖代投、土地收益分成等扶持政策,整合新农村示范片点、镇村同治项目,有效拓展小城镇建设筹资渠道。
五是大力推动消费增长,培育经济转型板块。抢抓市委、市政府开发桃花源景区的机遇,搞好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开发,加快提升接待能力,有效扩大市场容量。启动黄石水域生态公园、枫树维吾尔民族风情园项目,力争引进热市温泉、星德山开发主体,完成宋教仁故居修复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加强与长沙、凤凰、张家界等旅游目的地的联系,精心组织旅游形象宣传,重点培育桃花源与夷望溪、西安漂流与古道茶旅2条精品线路。着力改善金融环境,大力引进金融机构,有效扩大信贷规模,力争新增贷款余额10亿元以上。继续实施家电、汽摩下乡和“以旧换新”业务,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确保华星物流项目建成运行,力争摩托车及配件交易市场项目签约,抓好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招商。按照“提高档次,优化结构,完善保障”的要求,培育健康有序的房地产市场,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新建廉租住房45万平方米、900套,帮助改制企业社区群众改造危旧住房。
六是大力推动均衡发展,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科学实施财源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着力扶持税源企业,促进工业税收增长。大力拓展增收渠道,加强土地、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完成土地储备600亩,上市经营300亩,搞好河道采砂经营权拍卖工作。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力投向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国民收入、社会保障、创办实事、就业援助、扶贫帮困等方面的投入,重点保障好乡村低限运转、站所人员经费、干部津补贴和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继续实施重点工程就业、承接产业转移就业、公益岗位安置就业服务计划。完成各类就业培训11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再就业3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规范城乡低保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五位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实施布局调整,扩大中心学校规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加大优美乡镇、生态村庄创建力度,完成盘塘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牛车河、龙潭农村环境整治示范等项目。积极推进涉稳评估工作,充分发挥三调联动功能,主动实施接访、息访,大力帮扶弱势群体,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七是大力推动队伍建设,增强引领发展能力。各级各部门要强化领导责任、提高服务效能、完善激励机制,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努力开启振兴现代产业、构建文明桃源的宏伟征程!